最受歡迎 30天 | Most Popular 30 days

Saturday, June 3, 2017

防洪用20年雨量 學者:忽略60年前的梅雨威力

防洪用20年雨量 學者:忽略60年前的梅雨威力
記者雷光涵╱即時報導/聯合報
梅雨炸彈炸台灣,災情慘重。師大地理系教授洪致文指出,政府防洪設計常僅使用近二、三十年雨量紀錄,忽略台灣1940年代、1950年代梅雨威力與颱風一樣,1980年代後,颱風致災性與強度高於梅雨,甚至有空梅,以致防災都轉向颱風。他建議,國土規畫應以更長的周期檢視。洪致文說,近來若逢豪雨成災,常見各界馬上把原因歸咎大自然的反撲。但他與研究團隊發現,氣候特性本來就是變動的,建議國土規畫不能看二、三十年的數據統計,忽略60年以上的氣候循環。
他說,2011年曼谷洪災,從統計看,曼谷是在二次大戰進入相對乾的年代,因經濟起飛,拚命開發,到20世紀末、21世紀初周期,回到多雨期,結果造成洪水釀災;台灣也要避免因過度開發,導致悲劇。
洪致文團隊蒐集台灣一百多年雨量所做統計年總雨量變化,歸納建立出一個超過百年的台灣降雨指數(TRI)。根據這份資料,日據時代中後期台灣雨量較多,戰後1960年至1990年雨量較少,2000年後顯著增加。洪致文表示,回顧歷史資料,會發現很多地方的氾濫區域比現在更大,極端強降雨事件也是台灣歷史有過的。
洪致文說,1960年到1990年間台灣人口快速增加,經濟起飛,都市擴張的發展階段,因為雨量較少,政府與人民逐漸失去防洪與自然威脅的警覺態度,將許多日據時代氣候多雨期未被開發的滯洪用地、河川地都拿來使用。當2000年後台灣雨量開始增加,進入氣候上相對的多雨期時,以戰後少雨期所認知的土地利用、河川地開發、堤防建設、水資源管理等,便容易在進入多雨年代後出現問題。
洪致文表示,長期氣候的訊號,超過了人類記憶,有些周期甚至是80年,規畫只用二、三十年水文資料,難抓到長周期訊號;面對開發利益的衝突,人們往往是健忘的。他擔憂,或許颱風紅了30年以後,現在梅雨的強度又要釀災了。
交通部運研所因應氣候變遷所可能帶來的衝擊,曾做出國道等脆弱度地圖、風險地圖等。洪致文說,這份資料也是用20年資料重現200年的狀況,雖然統計上合理,實務上會有盲點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