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受歡迎 30天 | Most Popular 30 days

Wednesday, February 10, 2016

「三流條件創造一流成果」

我見我思-屠呦呦的抗瘧長征

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公布,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,與愛爾蘭、日本科學家因開發抗瘧疾與寄生蟲藥,發現青蒿素、阿維茵素共同獲獎。屠呦呦獲獎相當激勵中國科學家,畢竟屠研究中醫藥,未出國留學,未在SCI發表論文,能獲最高榮譽桂冠,代表中國自身研究已獲全球肯定。
「呦呦鹿鳴,食野之蒿」,屠呦呦名字源於《詩經》,據考證,詩中「蒿」就是青蒿。為她命名的父親,未曾想到女兒一生竟與這株小草結緣,且獲最高榮譽。獲獎前外界對屠呦呦沒太多印象,為人低調的她並未常出現大眾面前。不過,做為「諾貝爾獎風向標」的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,2011年已將獎項授予屠呦呦,理由即發明青蒿素。
兩次獎項授予,外界才得知,現年85歲的屠呦呦研究得來不易。屠1930年生於寧波,1951年考入北京醫學院(現在的北大醫學部),畢業後分配到中醫研究院工作(現中國中醫科學院)。1966年文革中醫科學院關閉,所有「學霸」都被打倒,下鄉「向工農兵學習」。
越戰開始,北越因受瘧疾之苦,向中國求援。於是,「523重點工程」項目誕生,任務便交到年僅38歲的屠呦呦身上,成為「523辦公室」負責人。屠呦呦將3歲女兒送到幼兒園,開始抗瘧的長征。
屠帶領團隊耗時3個月,深入海南瘧疾區,從各種動植物及礦物在內約2000多種方藥中整理出640個,再從中進行100多個樣本分析篩選,還透過自身人體試驗。青蒿第一次曾被選入,但因抑制瘧疾原蟲效果僅68%,效果不理想而放棄,最後選出胡椒,但抑殺能力也僅達到84%,效果並不理想。
就在此時,屠呦呦複習東晉葛洪《肘後備急方》一書時,赫然發現青蒿抗瘧應透過「絞汁」,而不是傳統中醫的「水煎」,領悟到以低沸點溶劑煉取,果然藥效出奇,最終再前往海南疫區試驗;1972年3月臨床報告發表了,「191號青蒿樣品,顯示對鼠瘧原蟲抑制率達100%令人驚喜結果。」自此,掀起全國廣植青蒿及青蒿抗瘧研究。
屠呦呦被稱為「三無」科學家,無留學背景、無博士學位、無院士頭銜,加上當年畢竟是團隊研究,頒獎一人是否恰當,都引熱議。不過獲拉斯克獎時,主辦單位稱,表彰屠呦呦是因她為初始研究第一人,這點已無爭議。
獲獎消息傳出,大陸駐非洲人員開口就說:「感謝屠大科學家的貢獻!」的確,按世衛組織報告,2000年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已有約2.4億人受益青蒿素聯合療法,150萬人因該療法而免於瘧疾導致的死亡,貢獻有目共睹。《人民日報》曾評說「三流條件創造一流成果」。土生土長的中國科學家能獲諾獎,意義的確重大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